中国能源发展:绿色低碳转型加速,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有效
元描述: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上半年能源发展“成绩单”,重点关注新型储能、绿证交易、能源投资建设等方面的进展,展现中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实际成效。
引言:2023年上半年,中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,供应能力稳步提升,能源供需平衡。在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关键期,中国如何确保电力供应安全稳定?能源投资建设又呈现哪些新特点?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中国能源发展的新趋势,揭示中国能源转型背后的故事。
中国能源发展:成绩显著,未来可期
今年上半年,中国能源发展成绩斐然,展现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实际成效。数据显示,全社会用电量约4.7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8.1%。工业是拉动用能增长的主力,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超57%。
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:风光发电装机超煤电
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,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。上半年,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.34亿千瓦,同比增长24%,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8%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.56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加22%。截至6月底,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已超过煤电装机,标志着中国新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。
储能技术发展迅速: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
新型储能是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。上半年,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4400万千瓦,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%。从地区分布看,西北、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0%。从技术路线看,多个压缩空气储能、液流电池储能、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投产,推动技术多元化发展。
绿证交易市场活跃: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
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,实施绿证制度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有力抓手。上半年,全国参与绿证市场交易的买方企业和个人主体3.9万个,同比增长4倍,交易绿证1.6亿个。6月份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正式上线运行,提升了绿证核发效率,为绿证交易提供了更便捷、高效的平台。
能源投资建设持续扩大:保障能源安全稳定
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7.7%。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增势良好,太阳能发电、陆上风电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,分布式光伏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76.2%。能源安全保障投资持续扩大,电源、电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,一批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和电网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。能源新业态投资加快释放,新型储能投资、充换电基础设施和氢能投资等保持较快增长。
迎峰度夏电力保供:保障有力有效
入夏以来,多地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,最大电力负荷快速攀升。中国加快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,统调电厂存煤达2亿吨以上,煤炭、煤电兜底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。同时,跨省跨区通道输电能力持续提升,上半年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390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9.7%。二季度来水明显好转,西南地区水电发电量大幅增加,西南外送电量增速从一季度的同比下降16.1%上升至二季度同比增长72.8%。新型储能装机保持较快增长,提升电力调节能力,进一步夯实了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基础。
中国能源发展:未来展望
尽管中国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,但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、清洁能源供给制约较多、消费侧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挑战。未来一段时期,中国将重点抓好加强能源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、加强能源科技创新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等三方面工作,形成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更大合力,为实现能源安全稳定、经济高效、清洁低碳的目标而努力。
新型储能:支撑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引擎
新型储能发展现状
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所有储能技术,包括压缩空气储能、液流电池储能、钠离子电池储能、飞轮储能等。作为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,新型储能近年来发展迅速。上半年,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4400万千瓦,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%。
新型储能发展趋势
- 技术多元化发展:多种新型储能技术不断涌现,并逐步走向成熟,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调节方式。
-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:新型储能不仅应用于电网侧调峰、填谷,还广泛应用于用户侧,例如电动汽车充电、数据中心、家庭储能等,为用户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。
-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: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鼓励新型储能技术研发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。
新型储能未来展望
未来,新型储能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,在支撑中国能源转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- 规模化发展: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,新型储能规模将不断扩大,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强的调节能力。
- 智能化发展:新型储能将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融合,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调度,提高效率和效益。
- 市场化发展: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将更加完善,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,促进产业快速发展。
常见问题解答
1. 中国能源发展面临哪些挑战?
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、清洁能源供给制约较多、消费侧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挑战。
2. 新型储能技术有哪些?
新型储能技术包括压缩空气储能、液流电池储能、钠离子电池储能、飞轮储能等。
3. 绿证交易市场的作用是什么?
绿证交易市场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机制,通过绿证交易,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可以获得更多收益,从而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。
4. 中国如何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?
中国通过加快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、加强跨省跨区通道输电能力、提升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等措施,确保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。
5. 中国能源发展未来方向是什么?
中国能源发展未来方向是安全稳定、经济高效、清洁低碳,即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。
6. 中国能源发展对世界能源转型有何启示?
中国能源发展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借鉴经验,表明发展新能源、提高能源效率、加强能源安全保障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。
结论
中国能源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,绿色低碳转型加速,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有效。随着新能源、新型储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,中国能源结构将发生深刻变革,为实现能源安全稳定、经济高效、清洁低碳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相信中国能源发展将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
